2011/08/31

前衛戰神 ~《火鳳燎原外傳小說.奉先》~ 王貽興
















野心、戰力、謀略,集於一身,且心狠,這種人,當然可怕。

呂布之傳奇,除了儼如天神降世般不可思議的戰力、罔顧世人目光的擊殺義父行徑,還有那「不乎預期」的過早死去,沒法參與後來三分天下的爭雄對峙,令那段黃金歲月略見失色。

一切皆自《三國演義》。那是人材輩出,英雄湧現的建安歲月。說書人的筆墨,把這時代鉤勒成一段段精彩傳奇,絢麗,慷慨,悲壯,盡得風流。


2011/08/27

啟示錄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五 ~ 劉慈欣







四十億年前,地球五億歲,渾濁的海面正被不間斷的閃電打擊著。


在伊甸園的上帝,百無聊賴,伸了個懶腰,但見晶亮的河水緩緩流拽,一片葉子落在上面,忽爾心有所感,於是,微笑了。

雷電交擊,風雨如晦。突然,一個「複製者」出現了!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時刻,足叫天雨栗,鬼夜哭。一根分子鏈,正在複製它自己;自始,複製過程便快速開展,向整個「太古渾湯」(primeval soup)散播,形成一個擁有相同外形的複製者族群。

演化開始了。一場三十五億年的壯麗歷程開始了。

2011/08/25

存在與時間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四 ~ 劉慈欣






人,面向死亡(未來),回到虛無(過去),於存在的瞬間(現在)以一種聚焦的力量呈現出來。


以上,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對「存在」的描述。人被拋擲到世上,並與其他事物放於一起,於是不斷作出選擇,以超越當下的處境。這「向死而生」的過程,便是由流動中的「時間」所構成。


時間,是一種抽象的存在,我們看不到它的具體,卻能感受到歲月匆匆消逝,流年暗中偷換。日月星辰,花開花落,俯仰時光之際,忽而驚覺,原來韶華已隨昨日七千年,一起歸去。


時間,多麼抽象虛無,而又無比真實。即使是上帝,也不能把它停住(科幻電影裡被停住的是物件之動態,不是時間)。然而,冀向無限的人類,總想超越上帝,以扭曲速度的方式,突破時間形式。

2011/08/23

存在與空間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三 ~ 劉慈欣






了解外界時,人類受著自己的軟件限制。

譬如,我們能感觀三維,想像四維,卻不能觀四維;即是,我們能看見、理解、把握三維空間裡的長、闊、高,但我們只能理解和感受、而不能「看見」時間。


我們活在四維空間裡,卻難以想像五維、十維空間。


正如康德所說,我們生而有之地,能直觀空間與時間之形式,並能以知性 (understanding) 的純粹概念來接受與理解這個世界。這些形式,就如我們生來即配戴著有色眼鏡,當我們理解世界時,必須透過它。

2011/08/21

通靈者之夢 ~《美麗末日》





痛苦,永遠與人生同在。

有源於生活的、社會的、肉體的、精神的,誰都渴望遠離它,偏誰都不能遠離它。痛苦,總是飄然而至。你沒預期它會來,它來了。你預期它會來,它也來了。所以,人生得意須盡歡,快樂時,要快樂,等到落寞人盡寥落。一旦痛苦真來了,它會跟你沒完沒了,糾纏不清。
更甚者,痛苦是會黏住靈魂的,就是死了,亦不能將之擺脫。

2011/08/19

執劍人的意志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二 ~ 劉慈欣





無角色不成故事,無血肉不成角色。

第一集是逃不出文化大革命血海回憶的葉文潔。第二集是以一人之力扭轉地球未來的面壁者羅輯。到了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,命運巨輪將要輾過一個纖弱女子 --- 執劍人.程心。

執劍,就是坐在一堵白色孤牆前面,凝視無所不在的敵人,以手中最強兵器 --- 威懾入侵者的「引力波宇宙廣播系統」,窮一生時間與對手下一盤生死相搏的棋。程心,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女子,背負重擔踏上命途,為一場即將喚醒宇宙底層毀滅力量的大戲,揭起序幕。

2011/08/15

時空組曲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一 ~ 劉慈欣





時間與空間,是人類直觀的形式條件。

當我們觀察一物,它必處於時空之中。甚至當我們想像時,亦無法離開時間與空間之限制 --- 除非對象是邏輯、數學、幾何等抽象思維。

時間與空間,從來都是科幻文學探索的領域。然而,無邊無際,莫可名狀的時空,亦從來是創作的黑洞。越是深入,越容易陷身於那高度抽象、殊不可解構或以具體意象呈現之黑域之中。

當繁星密佈的蒼穹正展示著它華麗的星雲組曲,我們仰天凝視,想像它背後莊嚴美妙的時空規律時,心中在想著些甚麼?

2011/08/09

生活質感 ~《匠心手作 2 - 街匠志》~ 張浩賢




近年,本土意識全面起動。

甚麼是「本土」?當審視這概念時,會發現它有相當濃烈的「懷舊」內涵,這「懷舊」,包涵已然逝去,及正在消逝中的物事。

以此表述「本土」,其實與現實有著很大落差。因為香港「眼下的本土」,於表層之都市模樣與「市容」而言,主要是些非常現代化的東西,例如由高聳尖端商廈構成的地景,或一座又一座繽紛舒適的商場。我們的生活,大都浸泡在這些建設之內,從購買日用品至娛樂消費,一色發生於其中。這些生活光景與體驗,合該最是「本土」之典型。但,從沒有人稱呼或指涉這些是本土;反而那些舊事舊物 --- 包括建築與店舖、日常用品、文化娛樂、生活方式等等,方屬「本土」。這個理所當然,習以為常的「定性」,其實甚是奇異。何以美國人會認同他們的華爾街金融文化是地道的本土,而我們卻不大會認同中環氛圍、反而油麻地那些大大個「押」字的當舖才是本土文化呢?

2011/08/05

氣勢第一 ~《少林寺第八銅人》~ 九把刀





長大了想當甚麼?

小孩被這樣問時,會答類似醫生,工程師…之類。或者不算高檔的司機,清潔工…之類。這是個高度商業化社會,人人都有「職業」。如果回答:「我要做大俠!」那真是虛得很。就好似回答,「要做浪人!」那就要追問,到底浪人,是旅行家?還是睡天橋底的餅狀長髮流浪漢?

2011/08/03

生.死.枯.榮 ~《枯榮》~ 林憶蓮















一個人在床上,快要斷氣了。

生死迴旋的須臾,回溯往昔,從呱呱墜地到往生將至,不過一剎。

萬物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,旋起旋滅。

大千色相中,人,執著了紅塵,迷失於虛妄。忙於逐利,沒空珍惜。

滴答滴答光陰過隙。在生死枯榮之間,我們做了些甚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