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2/28

亡命天涯 ~《第八日的蟬》














縱無血緣,亦可愛若親生子女。

這,或許不是人皆明白,很多人不就是無法接受領養孩子這事兒麼?

如果自己無法生兒育女,那末領養便來得容易理解、順理成章了。然而在《第八日的蟬》裡,整個操作卻沒那麼單純。希和子 (永作博美) 跟有婦之夫秋山相戀,有了身孕,秋山咐她去墮胎,豈料手術後從此不能生育。哀傷的希和子遂做了個非理性行為,潛入秋山家中,看看他與妻所生女嬰的模樣。嬰兒清澈純真面容,令希和子不能自已,一刻抉擇,竟把嬰兒擄走,並命名為「薰」--- 她本準備為自己孩子取之名字;從此,希和子與小女孩薰的命運便纏於一起,難捨難離。


2011/12/26

信仰與科學 (上) ~ 上帝粒子、光明會及《天使與魔鬼》















今天是拆禮物日,看見裝潢美麗的聖誕樹,俄而想到,自羅馬帝國分裂以來,基督教作為西方主流大一統宗教,已然一千六百多年了。

自十字軍東征以降,伊斯蘭教固為最強宿敵,而西方世界,對基督教的挑戰,千多年來亦從未間斷;科學與理性,都發出了問號。哥白尼、伽利略、達爾文、羅素等人的理論與思想,都震撼過基督信仰。這些腦袋頂尖的人物  ---  有些本身還是基督徒  ---  最大的共同點,就是一律被基督教打成異端。

一神論教派,永遠霸道。

2011/12/22

博奕論 ~《鴻門宴》






這部戲,講一局棋。

又是古裝片,又是合拍片,聽到,已退避三舍;這類東西多屬大而無當,誰沒領教過?

今次,李仁港繼上回曹操多了個孫女後,又來胡改歷史!鴻門宴上劉邦竟與項羽互斬 (歷史是劉邦席上借廁遁);楚霸王烏江自刎更是亂改一通,不忍卒睹。

2011/12/19

威權的消失






於《反斗奇兵 3》裡,玩具熊 ltoso在晚上統治了托兒所,一眾爪牙,都對牠十分害怕。

牠把托兒所變成監獄,靠著一套監控系統,把其他玩具囚禁在這暗黑的籠牢裡。

直至一晚,ltoso被打倒了。

2011/12/16

上善如水 ~《深夜食堂》






白天,人們都在拚搏,各有各忙。到了深宵時分,疲倦了的身體與靈魂,便會聚於一個點上。

2011/12/15

芥子納須彌 ~《當世界留下二行詩》~ 瓦歷斯.諾幹












在現代都市,「生活」兩個字,被用得很濫。

因為這個詞彙的應用性很強,無論住在山頂種植道萬尺豪宅,抑或深水埗的板間房;在四季酒店品嚐懷石料理,或在街角吞著車仔麵,都是在生活。生活,就如「存在」一樣,無一刻不是。

漸次,「生活」就成了都市消費品味符號。譬如一講「生活哲學」,立即為起居飲食添置一份內涵。「簡約生活」,即刻聯想到北歐式優雅與精緻,或無印良品的禪意。「生活藝術」,更不得了,直是行為藝術一種,沾上了,人格亦高尚三分。

「生活」變成概念而被濫用的結果就是,再沒有人去思考究竟何謂「生活」。

2011/12/10

拯救香港 ~《香港城邦論》~ 陳雲

















「城邦是為美好生活而存在的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~ 阿里士多德《政治學》


城邦 (city-state),是城與邦之混合體,非國亦非市,很多時須依附於一個主權體制之下,成為其轄區或軍事保護區,一般不能獨立,卻是商貿繁盛、文化薈萃之地。

香港,從生活習俗到文史哲理,都保存了中國文化,加上英國凡百多年之統治,受其理性主義與自由精神薰陶,形成了清末民初與維多利亞時代之中英文化混合體。無論典章制度、法治理念、合約精神、文化與宗教生態,一切城邦特性與條件,香港悉數具備;這便構成了此書一半之主要論述:香港是城邦。

2011/12/06

讓青春騰飛 ~《翻滾吧!阿信》






人生,如體操跳馬一樣,站不穩,則大事不妙!

這是真人真事改編電影,背景為八十年代台灣宜蘭,那是王傑的《一場遊戲一場夢》正風靡全島的時候。林育信從小就是體操狂迷,但天生有輕微長短腳,這一點點的差異,放到體操上卻演成致命落差。阿信在半空美妙翻騰,但落地的一剎卻使他捱盡苦頭。長短腳不單換來一身傷痛,亦惹來母親的心痛。

於是,媽媽不讓阿信再翻滾,要他學做家族生意,賣水果。當身體不能再騰飛,精神也就掛空了。阿信從此迷失,別了體操場,奔向街頭,暴走於不見晴天的青春迷宮。

2011/12/04

史必自殺及《疾病與權力》






威爾斯國家足球隊教練加利.史必 (gary speed) 寓所內吊頸身亡,享年四十二歲。本週末全部英超聯賽事皆舉行賽前默哀,瀰漫一片悲傷。

史必是前足球名宿,曾代表列斯聯及紐卡素上陣近五百場,死前貴為國家隊主帥,財富不缺,並掌握權力,且正值壯年,縱未必是在人生頂端,也算是處於大順境。他自殺前無任何情緒低落徵兆,友人說幾天前才與他一起商討兩家人明年一起旅行,現卻突然輕生,叫人摸不著頭腦。

這,無法不令人猜想,他可能患有精神病,譬如抑鬱症 (depression)。

2011/12/01

所以然 ~《八度空間 --- 社會學的視覺》






西班牙足球國家打毗舉行在即,皇家馬德里主場對巴塞隆拿,不少本地球迷會通宵睇波,在欣賞C朗拿度決戰美斯之際,有幾多人知道何以這兩球會是世代宿敵?場上勝負與場外的仇恨有何歷史淵源?


2011/11/27

活出人生 ~《時光如此輕柔 ~ 愛上莎士比亞書店的理由》~ 莫爾瑟


















「要對陌生人親切,他們可能是偽裝的天使。」

位處塞納河畔,面向聖母院,與巴黎一同經歷了一整個世紀的滄桑變化,莎士比亞書店之聞名於世,除了老闆 george whitman 的博學、鑑賞力與投入,能夠把精品送到書架上以外,就是它那幾十年來讓作家留宿的傳統。據悉已共超過四萬人曾於書店作長短不一的留宿,短者只一夜,長則竟達數年。老喬治基本上來者不拒,他說書店就是要收容不適應外面世界的人,在這廣泛標準下,書店留宿者有為尋找寫作靈感與空間的作家與詩人、有因為失意而頓感前路茫茫的懷憂者、有嚮往一過波希米亞流浪生活的人,還有只為貪得意想一試留宿名書店的過客,林林總總,老喬治總不會拒人千里外,一以貫之兌現他的格言:「要對陌生人親切,他們可能是偽裝的天使。」


2011/11/26

阿修羅 ~《孖展風雲》






呢個世界,贏就係贏,輸就係輸!

當 investment bank 與衍生工具橫行,吹漲一個又一個巨大的虛無泡沫,金融世界便徹底成為金錢修羅場。人性貪婪無極限,banker, broker, investor 在這個危情鐵三角中兇險對奕,你死我活。然而在這贏就係贏輸就係輸的世界裡,贏了的,也不一定笑到最後。輸了的,有可能永墮深淵。

2011/11/23

血祭 ~《賽德克.巴萊》~〈太陽旗〉





一個部族,失去尊嚴,也就失去靈魂,最終唯拚死一戰。

這是台灣史上著名的「霧社事件」--- 日治時期的一場大規模抗日運動,由一幕屠殺開始,以一個部落的清洗與流放告終。這是一場血祭。部族為尊嚴與自由而戰,血濺山野,當然可歌可泣,然而許多無辜族人及日本婦孺失去性命,卻又令人低徊與嘆息。

原住民抗暴,殺人方式傳統而獨特,是謂「出草」,即擊殺敵人後,割下首級,以祭祖靈。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早上,位處台灣南投縣的「霧社公學」舉行聯校運動會,是日濃霧四合,日本人為運動會升國旗唱國歌,殊不知殺機四伏,死神將至。

2011/11/18

簡.愛 ~《賈伯斯傳》(下) ~ walter isaacson





有些人,一生的成就幾乎是命定的,喬布斯就是這種。

集超強意志與天分於一身,更生於長於合適的時代,便是能觸發巨變、扭動文明發展軌跡的人。如果人類的集合是一個金字塔,這類人只佔頂尖部份之極少數;譬如希特拉、毛澤東、喬布斯,便屬此類。他們擁有驚人意志,為達目標,遇神殺神,絕無憐憫。這種人絕不好惹,和他們相處,像與地獄來客打交道。

2011/11/15

結他低泣時

















今天是11月16日,8年前今天,林振強逝世。

那是 2003,香港人難忘的一年。建華之亂,沙士襲港,23 條兵臨城下,然後是 7.1大遊行,整個城市在震動。

那一年,張國榮,梅艷芳,林振強,都離開了。

那一年,沒足鳥不再飛翔,天涯歌女也踏下舞台,一幕幕萬人空巷的哀慟,淹沒了灰色的街道。

而林振強,卻低調地,離開了,遺下一闕無聲的追憶。

8年,晃眼而過。
今天,很想聽聽這歌,也講講這歌背後的小故事,以記念林振強 --- 一個幽默,充滿情懷和赤子之心的漢子。

2011/11/12

狂野禪 ~《賈伯斯傳》(上) ~ walter isaacson






最近誰不在看這書?

不是因為主角的經歷,人們對喬布斯 (台譯賈伯斯,下稱喬布斯) 的事蹟已很熟悉:如何創立蘋果,開發震驚天下的 macintosh,權鬥失敗後離開,創立 NeXT,進入 pixar,令它變成全球最佳動畫公司,再回到瀕死的蘋果,以 iMac 撼動世界,繼而創造 apple store 與一連串超級產品,改變了人類的思維與生活,至 2011年癌病去世。這些,讀者都知道。當然,一本傳記的敘述會更細緻,包括辦公室權鬥經過,一個又一個人物登場,圍繞主角身邊發生亦敵亦友的故事。這書的確很「好看」,就當小說來讀,也是高潮迭起。

2011/11/11

黑暗起點 ~ 11-11-11






今天正是 2011年11月11日,電影" 11-11-11"講的就是這天 (中譯《6條1鬼門開》,有夠爛的名字)。此片在今日於全球多國同步上映。

11-11-11是甚麼?那是邪惡勢力開始征服世界的日子。

2011/11/09

無情夜冷風














是日天雨。到了晚上,城市氣氛有點淒然。

在這雨夜,傳出影星許冠英倒斃於家中的消息。

許氏一門,文武英傑,從此缺了一角。

2011/11/04

病入膏肓 ~《人形蜈蚣 II》




在《人形蜈蚣》第一集裡,那蜈蚣只得三節,所以必有續集,以延伸此百足之蟲。

obsession,其實是一種狂喜與極樂。沉溺於人、物、事,都是 ecstasy。如果沉迷於世俗標準以外的東西,會被冠以變態之名,但這其實沒甚麼,只要那個 obsessive 的人只是自我沉溺,犯不了其他人,活在他自己的神迷天地裡,那又何須理會世界怎看?

然而,如果沉溺之趣味不容於法律,那便是悲劇。如果會殘害到其他人類或動物,那就更是邪惡了。

2011/11/01

愛情咖啡店 ~《等一個人咖啡。》~ 九把刀






九把刀最近好紅。

紅到除了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。》外,他好些愛情小說,都呈斷市狀態,包括這本《等一個人咖啡。》

「等一個人咖啡」,是書裡一間咖啡店的名字,店子的老闆娘,總在等一個人,那個人,無論怎樣,總會在打烊前趕到,喝一杯她親手調製的單品咖啡。故事,亦是由此開始。

2011/10/30

can't bring me down ~《paul wong & the postman deliver live in hkg 2011》





you can't bring me down ! 
我即使傷心失意,我即使一朝得志,也當作小事。 
i got to go on !
當街燈通通關了,當伸手漆黑一片,
我上我的路,沒一秒懷疑!

2011/10/27

柏林蒼穹下 ~《明周城市系列 ~ 柏林:a liveable city》





如果,「先進」是「可居」城市之最高標準,香港當然可居得很。

城市可居,能令你住得安全舒適。然而,可居不等同「宜居」(liveable),a liveable city,生活於其中,舒適以外,並有愜意、閒適、愉悅的氛圍,令人有幸福感覺。

《明周城市系列 ~ 柏林:a liveable city》,副題〈20 years after the wall〉,書寫一個城市何以是 liveable?讀了,自可明白為何柏林宜居,香港這自詡「亞洲國際都會」之級別卻只能是優裕有餘、精神蒼白的可居城市?當中的落差在甚麼地方?

2011/10/24

假面的告白 ~《後青春期的詩》~ 九把刀





青春無敵,必定熱血得傳奇。

是不是這樣?

不一定。看九把刀怎說:「十八歲的我們,忙著習慣苦惱跟瑣碎的抱怨。很平凡,太平凡。不過,幸好在那些平凡苦惱的日子裡,我們認識了彼此。這才沒有浪費了那些年。」

2011/10/21

平行時空 ~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。》


我的願望,就是要令世界因為我的存在,會有一點點的不一樣。那世界,就是妳。

2011/10/18

熱血 underdog ~《鐵甲鋼拳》





熱血 underdog!這中英文兩個詞,放在一起,也有夠奇怪。然而,這確是他們的寫照,一對父子、一個機械人,都是同一族類:熱血 underdog。

人,其實都愛看 underdog 熱血奮鬥、反擊命運的故事。失意、挫敗、落魄,統統不要緊,輸了形勢,不要輸掉戰意,只要一口氣還在,總有震撼世界的時刻。

有希望,就有可能。

2011/10/16

時代哀歌 ~《縱橫四海》~ 亦舒




「華工」,兩個方塊字,平平整整放在一起,就有一堆血淚史。

早陣子,美國政府通過議案,承認百多年前美國法律,對中國工人不公,官方正式道歉。這,對當時華工而言,終在輪迴了好幾世後,得到了一個「說法」。當年他們離鄉飄洋,正值晚清最動盪的歲月;來到蕃邦,一張黃臉、一對小目、一尾辮子,注定一世都是下等支那人。在傳說中的金山艱苦過活,衣錦還鄉者稀,埋骨荒野者眾,能存活下來,落地歸根,他鄉終老,已是個非常不錯的結局。

2011/10/12

一個人在途上 ~《旅行,一個人小確幸中。》~ milly






一個人去旅行,是一種獨特情調。

只須照顧自己的情緒,自在如天鳥。只須與自己的心靈負責,不必與人「分享」途上心得,所以一個人旅行,可能會自言自語,看似精神病患。可以私自隨意更改行程,無須與人商討、妥協,經歷那別扭的「民主決定」程序。一個人在途上,好處極多,但有副作用,就是幾乎必然地會遇上:孤獨。

2011/10/10

黃色潛水艇 ~《樓下的房客》~ 九把刀





「有沒有想過,你的人生可能已經到了盡頭?」

這是穎如小姐的問題 --- 她是小說《樓下的房客》裡一個角色,所謂「人生的盡頭」,並非指涉某一年齡的人,而是決定於心境與動力。沒有理想、沒有行動,則青少年也已到臨人生盡頭。反之,七八十歲亦是前路無限的廣闊。

要「確認」自己還沒到人生盡頭,最有效率的方法,是立刻下個大決心,動起來,做件大事。

2011/10/05

崇禎的思考藝術 ~《明殤(下) ~ 屠龍絕唱》~ 劉劍





一個人,沒有那種能耐,硬被推到一個位置上,悲劇從此開始。

當坐到龍椅上時,面對一個爛透皇朝的崇禎,並不是個耽於逸樂,無視朝政的人,他其實大有振興明朝的決心。此人甚勤奮,很多時一天工作十幾小時,也不好酒色。最後卻是有心殺賊,無力回天,落得一個煤山樹上掛的結局。

2011/09/29

恩怨交纏 ~《明殤(中) ~ 君臣恩仇》~ 劉劍





明朝到了崇禎皇帝時,已是一個蛆蟲腐蝕入心、無藥可救的爛王朝。

第十個皇帝正德,是色慾狂徒,大建「豹房」,日淫夜淫,男女皆合,最後淹水而死。

第十二個皇帝嘉靖,是權術十段高手,喜歡寫青詞以祭天。童謠有唱:「嘉靖嘉靖,家空物淨」,任內政經之腐敗,可想而知。

第十三個皇帝萬曆,不可思議的懶惰,二十五年不視朝,紀錄盡破。

第十五個皇帝天啟,是個木工天才,斧鑿油漆技術高超。在他任內,太監「九千歲」魏忠賢隻手遮天,明朝的黑暗恐怖統治,達到極致。

第十六個皇帝崇禎,猜疑,殘忍,嗜殺。到了他這個時候,明王朝已是內外交困。滿清大軍在遼東不斷施壓,陝西農民起義,化成流寇,剿之不盡,有越演越烈之勢。

2011/09/27

戀戰青春 ~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。》 ~ 九把刀





兩個人的愛情,咫尺天涯。這咫尺,有多遠?

柯景騰說,是三公分 。這三公分,是八年歲月裡無法跨越的艱苦鴻溝。

這三公分,是藏於心底的青春奮鬥史。藏於心底,沒甚麼不好,有道:「有時激情捉於手裡會化為灰燼,反而藏於心底會歷久常新。」
現在,歲月的盒子打開了,柯景騰向世界告白,他與她之間的三公分 ,是如何幸福滿滿,可堪一生回憶。是如何有血有淚,足證青春無悔。閃閃星光下,月老的紅線,如何就差那麼三公分 ,而未能牽上,最終化做一生的距離。

2011/09/26

天之道 ~《作死不離三兄弟》






把興趣化為工作與事業,才會快樂、成功。


這是太陽系裡最基本的道理之一,合該人人都明白,對不?偏偏很多家長,就是不明白,硬要逆天而行。

無數悲劇,於是發生。


2011/09/24

2011/09/19

理之祭 ~《翩娜》






"dance, dance, or we’ll lost."


要把一個意念.一個想法.一個辭彙表現出來,我們張開身上毛孔,搖動每節骨骼,踏出腳步,擺扭肢體,隨外在世界或自己腦海中的音樂愰動,是若:舞。
沒有人會這樣形容舞蹈,如此一板一眼,如機械分析。舞,是揮灑激情,濺出汗水,渾然忘我。舞,是身體的詩歌,以感性擊出性感,悲喜哀樂,隨舞步一瀉如注。舞者,在向世界訴說心聲,於回響中找到自我。dance, dance, or we’ll lost.

2011/09/16

paris, je t'aime ~《知性之旅 ~ 法國》





最近有個城市小現象:許多看過《情迷午夜巴黎》的人 --- 尤其是從未去過巴黎的女生 --- 都想立即去巴黎。

2011/09/12

流動的盛宴 ~《情迷午夜巴黎》





巴黎,永遠叫人浮想聯翩。

「女人啊,妳與巴黎一樣,俱屬於我,我卻屬於這本筆記。此刻,我正在巴黎寫作,渾然忘我。」海明威在《流動的盛宴》(a moveable feast)裡,訴說他在巴黎的歲月。他喜愛在蒙馬特山的咖啡館,吃生蠔,喝百蘭地,然後冒著雨,抄小路,走回山坡上租住的房子,天氣變換著,生活卻一點也沒變。

那是永遠叫人無限嚮往的黃金歲月,二十年代巴黎!人文精神薈萃,一場又一場文化沙龍,政治與藝術共冶一爐,機鋒不絕,靈感綻放,辯說橫流,衝擊著整個時代的思潮。

2011/09/10

袁崇煥之死 ~《明殤 (上) ~ 血酬天下》~ 劉劍






屌那媽!頂硬上!

這是明代名將 --- 史上其中一個最有名的「香港人」--- 袁崇煥的金句!在那個風雲色變的明朝末年,在遼東屢創奇蹟,打敗莫可戰勝的努爾哈赤,與軍政奇才皇太極纏鬥,最後倒在疑心成病、進退失據的崇禎皇帝面前。這是一段淒厲悲壯的英雄故事,金庸稱之為「癡心人」、「潑膽漢」的袁崇煥,一個硬錚錚的人物,以鐵鑄決心,在山海關前化造一堵堅不可破的城牆,固守大明殘破江山,最後落得於西市凌遲,千刀萬剮,百姓買其肉以啖之的下場。史書云崇禎因為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,是以殺袁,此中到底發生了甚麼事?

2011/09/04

孤獨英雄 ~《天煞西部反擊戰》





這是一個荷里活角色範本。

一個孤獨漢子,冷酷,硬朗,睿智,說話不多,堅持理念,世人多對他不理解,在關鍵時候紛紛棄他而去,天大地大,只剩漢子一人,迎向險惡挑戰。這種角色,叫做孤獨英雄。

2011/08/31

前衛戰神 ~《火鳳燎原外傳小說.奉先》~ 王貽興
















野心、戰力、謀略,集於一身,且心狠,這種人,當然可怕。

呂布之傳奇,除了儼如天神降世般不可思議的戰力、罔顧世人目光的擊殺義父行徑,還有那「不乎預期」的過早死去,沒法參與後來三分天下的爭雄對峙,令那段黃金歲月略見失色。

一切皆自《三國演義》。那是人材輩出,英雄湧現的建安歲月。說書人的筆墨,把這時代鉤勒成一段段精彩傳奇,絢麗,慷慨,悲壯,盡得風流。


2011/08/27

啟示錄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五 ~ 劉慈欣







四十億年前,地球五億歲,渾濁的海面正被不間斷的閃電打擊著。


在伊甸園的上帝,百無聊賴,伸了個懶腰,但見晶亮的河水緩緩流拽,一片葉子落在上面,忽爾心有所感,於是,微笑了。

雷電交擊,風雨如晦。突然,一個「複製者」出現了!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時刻,足叫天雨栗,鬼夜哭。一根分子鏈,正在複製它自己;自始,複製過程便快速開展,向整個「太古渾湯」(primeval soup)散播,形成一個擁有相同外形的複製者族群。

演化開始了。一場三十五億年的壯麗歷程開始了。

2011/08/25

存在與時間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四 ~ 劉慈欣






人,面向死亡(未來),回到虛無(過去),於存在的瞬間(現在)以一種聚焦的力量呈現出來。


以上,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對「存在」的描述。人被拋擲到世上,並與其他事物放於一起,於是不斷作出選擇,以超越當下的處境。這「向死而生」的過程,便是由流動中的「時間」所構成。


時間,是一種抽象的存在,我們看不到它的具體,卻能感受到歲月匆匆消逝,流年暗中偷換。日月星辰,花開花落,俯仰時光之際,忽而驚覺,原來韶華已隨昨日七千年,一起歸去。


時間,多麼抽象虛無,而又無比真實。即使是上帝,也不能把它停住(科幻電影裡被停住的是物件之動態,不是時間)。然而,冀向無限的人類,總想超越上帝,以扭曲速度的方式,突破時間形式。

2011/08/23

存在與空間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三 ~ 劉慈欣






了解外界時,人類受著自己的軟件限制。

譬如,我們能感觀三維,想像四維,卻不能觀四維;即是,我們能看見、理解、把握三維空間裡的長、闊、高,但我們只能理解和感受、而不能「看見」時間。


我們活在四維空間裡,卻難以想像五維、十維空間。


正如康德所說,我們生而有之地,能直觀空間與時間之形式,並能以知性 (understanding) 的純粹概念來接受與理解這個世界。這些形式,就如我們生來即配戴著有色眼鏡,當我們理解世界時,必須透過它。

2011/08/21

通靈者之夢 ~《美麗末日》





痛苦,永遠與人生同在。

有源於生活的、社會的、肉體的、精神的,誰都渴望遠離它,偏誰都不能遠離它。痛苦,總是飄然而至。你沒預期它會來,它來了。你預期它會來,它也來了。所以,人生得意須盡歡,快樂時,要快樂,等到落寞人盡寥落。一旦痛苦真來了,它會跟你沒完沒了,糾纏不清。
更甚者,痛苦是會黏住靈魂的,就是死了,亦不能將之擺脫。

2011/08/19

執劍人的意志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二 ~ 劉慈欣





無角色不成故事,無血肉不成角色。

第一集是逃不出文化大革命血海回憶的葉文潔。第二集是以一人之力扭轉地球未來的面壁者羅輯。到了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,命運巨輪將要輾過一個纖弱女子 --- 執劍人.程心。

執劍,就是坐在一堵白色孤牆前面,凝視無所不在的敵人,以手中最強兵器 --- 威懾入侵者的「引力波宇宙廣播系統」,窮一生時間與對手下一盤生死相搏的棋。程心,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女子,背負重擔踏上命途,為一場即將喚醒宇宙底層毀滅力量的大戲,揭起序幕。

2011/08/15

時空組曲 ~《三體 III ~ 死神永生》之一 ~ 劉慈欣





時間與空間,是人類直觀的形式條件。

當我們觀察一物,它必處於時空之中。甚至當我們想像時,亦無法離開時間與空間之限制 --- 除非對象是邏輯、數學、幾何等抽象思維。

時間與空間,從來都是科幻文學探索的領域。然而,無邊無際,莫可名狀的時空,亦從來是創作的黑洞。越是深入,越容易陷身於那高度抽象、殊不可解構或以具體意象呈現之黑域之中。

當繁星密佈的蒼穹正展示著它華麗的星雲組曲,我們仰天凝視,想像它背後莊嚴美妙的時空規律時,心中在想著些甚麼?

2011/08/09

生活質感 ~《匠心手作 2 - 街匠志》~ 張浩賢




近年,本土意識全面起動。

甚麼是「本土」?當審視這概念時,會發現它有相當濃烈的「懷舊」內涵,這「懷舊」,包涵已然逝去,及正在消逝中的物事。

以此表述「本土」,其實與現實有著很大落差。因為香港「眼下的本土」,於表層之都市模樣與「市容」而言,主要是些非常現代化的東西,例如由高聳尖端商廈構成的地景,或一座又一座繽紛舒適的商場。我們的生活,大都浸泡在這些建設之內,從購買日用品至娛樂消費,一色發生於其中。這些生活光景與體驗,合該最是「本土」之典型。但,從沒有人稱呼或指涉這些是本土;反而那些舊事舊物 --- 包括建築與店舖、日常用品、文化娛樂、生活方式等等,方屬「本土」。這個理所當然,習以為常的「定性」,其實甚是奇異。何以美國人會認同他們的華爾街金融文化是地道的本土,而我們卻不大會認同中環氛圍、反而油麻地那些大大個「押」字的當舖才是本土文化呢?